窗户,是我的一方天地。
我在窗户里边织毛线,
看着窗户外面的梧桐树,
树叶绿了又黄了。
窗户,是我的一个视角。
我在窗户里边做着饭,
看着窗户外面的小街道,
行人走了又来了。
窗户,
就是我的人生。
窗里灶台窗外道,
窗外风雨窗里香气绕。
当我的孩子还很小,
我就爱坐在窗前隔着玻璃看他。
看他在院子里追着他的小花狗,
由于小花狗叼走了他碗里的肉骨头。
他追得满头大汗,
却怎样也追不上小花狗,
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肉骨头一点点从狗嘴里消逝。
“哇~”他嚎啕大哭,
似乎哭出了全世界最悲恸的伤心与无法。
我坐在窗户里边不由笑了。
他丢掉了一块肉骨头,
却尝到了“失去”的滋味。
但是,在漫长的人生里,失去一块肉骨头,
真实是不值一提。
后来,他上学了。
记得那天,他第一次背起书包,
我把他送出胡同,再穿过两条马路,
送到他的第一所学校。他拽了拽我的衣角,
抬起头,怯生生地望着我,
脸上写满惶恐与不安。
我也是坐在窗户边,
脑海里回放着他慢慢减少的身影,
最后消逝在校园的人群里。
他终于不再是那个总爱蜷缩在我怀里的听故事的小家伙,
他将会听到一个崭新的世界,
一个充溢学问的世界。
而那个世界,
就在窗户的外边。
几个寒来暑往,
他终于考进了大学。
窗内莘莘学子,窗外桅子花开。
而我,坐在窗户里面,
守着灶上的炉火,
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愣。
厨房洋溢着浓郁的香气,
却掩盖不住空荡荡的院子里那逼人的孤寂。
院子还是那座院子,窗户也还是那扇窗户。无论我怎样往外看,却看不见那个嚎啕大哭的孩子,和脑海中慢慢减少的身影。他终于去了那个崭新的世界,在那个世界里,除了无尽的学问,还要应对各种失去。
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,他带回来一个女孩。女孩梳着齐刘海,扎着马尾辨,时不时低下头浅浅地笑容,是个心善又知理的好姑娘。“阿姨。”女孩脆生生的喊我,以至不敢抬头看我的眼睛。我笑容地牵过她的手,她慢慢地安下心来,像我当年阅历过的那样。
于是,我的孩子结婚了。结婚的头一天,阳光照进我的窗户,晒得我浑身暖暖的。小花狗曾经不在了,梧桐树却粗壮的许多。我看着院子里阳光投下来的斑驳的阴影,在微风中悄悄摇曳,似乎是这个幸福而多情的岁月在快乐地摇晃。
孩子去了悠远的南方,那里四季如春绿草如茵。我问他,孩子,你还好吗?孩子缄默了一会儿,说,“挺好了,只是没有家里的那扇窗户。”我晓得,他的心里是想家的。
岁月花白了我的头发,光阴也雕琢了那扇窗户,像是脸上的皱纹,烙印着一道一道的、斑驳的故事。
故事,组成了生活的段落;想念,则填满了分别的鸿沟。我想念我的孩子,就像孩子想念家里的窗户。
孩子,无暇了就回家来看看,和妈妈一同坐在窗户边,闻着饭香,缠着毛线,读一读窗户上面我们的岁月。
生活要有故事,门窗要有质量;孩子圆满了一个家,而门窗记载着家的情感。生活还要继续,情感还在持续。我坐在窗里看窗外,窗外有一个崭新的世界。欧迪森门窗,温馨呵护您的家。